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美丽家乡 - 文化传承
发表日期:2010年6月7日 作者:欧贤东 编辑:long 有1351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龙岩明代名士——王源

龙岩明代名士——王源 

王源(13761455),明代名臣,原名王原楚,字启泽,号韦庵;属龙,汉族,闽王王审知之裔孙,福建龙岩人;永乐二年进士,历任河北深泽知县、左春坊司左直郎(仁宗皇帝朱高炽及其兄弟的老师)、上海松江同知、广东潮州知府等职。他一生爱民如子、勤政清廉,孝忠朝廷、敢于谏言,三次蒙受冤曲被投入狱、三次东山再起官复原职;人们三次为他立坊、多处为其建祠,盛赞他过人的才华和勤廉的官德。清代学者张廷玉在编着《明史》时特在《循吏》篇中收入了他的生平;后来陈白沙把他潮州的功德,与韩愈相提并论,认为“吏于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唐莫若韩愈,明莫若王源”。

 

“聪颖好学,高中进士,丰稔破天荒”

13761404

 

1376年,洪武九年丙辰十二月初一子时,王源出生于福建龙岩西湖岩山东麓(今西陂镇排头村)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祖上都是知书达礼的饱学之士。王氏入闽始祖为闽王王审知;入岩始祖是云游四方的学者王淳清。王源的曾祖王缙钧通经书、知礼仪,不仅重视自身的修养,还常作箴戒,教育子孙严于律已、重德行义。父亲王德贞,精通书经,善清守节,隐居不士;母亲祁妙辉,温柔贤慧。王源上有两个兄长,下有两弟一妹,排行第三;膝下有两男两女。

少年王源天资聪颖,两肩各有一颗油亮的黑痣,十分可爱。五岁就能够熟读经书,写得一手漂亮的真、草、篆、隶四体字。他记忆超强,凡书过目一两遍终身不忘;才思敏捷,百语千言一挥而就。他严于律已,勤奋好学,常常手不释卷、目不窥圃,废寝忘食。他虚怀若谷,善于汲取他人的长处,学习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家设立“省堂”;效仿西门豹偑韦自警,痛改急躁恶习,而自号“韦庵”;敬仰松竹凌寒傲雪之气节,自题“松竹斋”。

1396年,洪武廿九年丙子十一月,王源第一次走进考场——参加县级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为生员。小试牛刀,旗开得胜,王源信心百倍,觉得自己的才思和力量如喷涌之泉源源不竭,于是更名为源,更加埋头苦读奋发向上。

1403年,永乐元年癸未秋,王源参加福建乡试,顺利孝中举人。

1404年,永乐二年甲申,二月王源赴京;三月一日参加殿试,擢升进士,关正八品,授予翰林院兵科庶吉士头衔;同榜高中的还有状元曾棨等。六月,王源荣归故里,县令韦安等率龙岩众多学子和数百乡亲敲锣打鼓,在城门外夹道欢迎。家乡人民用各种方式为王源祝福喝彩,并在西门外为他树起了第一道牌坊——“崇德坊”,祝贺他荣擢进士。

王源高中,对于龙岩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时越三十七年后的正统六年(1441)朝廷大使黄中来岩视察,特在龙岩城西门外为王源立坊,即丰稔辞金坊,盛赞他过人的才华和“辞金不受”的清廉官德。黄中认为,王源高中进士对于龙岩来说是一件“丰稔破天荒”的事情,他开启了龙岩明代科考的先河,使久不登第的龙岩学子重新恢复信心,更加发奋学习,因而在整个明代乃至更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龙岩一直人才辈出。正如黄中所言,《龙岩县志》记载,龙岩自宋淳佑七年(1246)连梦魁考中进士到永乐二年(1404)王源及第,期间158年无人登第,而王源之后又英才倍出,仅明代就有十多人金榜题名、高中进士。石应岳、蔡梦说、王以通、连继芳、王命璇等一大批在古代较有影响的龙岩历史名人,都是在王源之后的科场出人头地、蜚声政坛的。

 

“出知深泽,为民请命,蒙难见真情”

14051422

 

1405年,永乐三年乙酉正月,正在家乡龙岩待命的王源应召进京,在户部观政实习;九月初四升为北京刑部事郞,出任保定府祁州深泽(今河北省深泽县)知县,阶正七品。十一月廿四到任。新官上升,王源激情满怀。他深入乡村了解百姓疾苦,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经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上疏朝廷。大概他所着的《异端辨》就是在这一时期写下的。朱棣皇帝十分欣赏王源体恤民情和敢于直言的工作作风,1604年永乐四年庚戌的一天,他颁旨召见王源进京一同谈论时政。那天,正巧朱棣皇帝会见印度高僧。王源借题发挥大胆谏言:“毋苛刻以害政体,毋黩武以妨农工;好异端则正道泯灭,听邪诐则忠谠无闻”。王源的直言针砭时弊,触到了皇上的痛处。皇上一时难以接受,一气之下把他投进了监狱。过了数日,皇上怒气渐消,觉得王源说得确有道理,于是又颁旨赦其无罪,让他官复原职。

1407年,永乐五年辛亥,深泽闹水灾。王源奏请朝廷将当年上交的粮草暂时存放本县仓库,待百姓度过灾荒后再组织人力运往京都。朝廷依照规定没有同意。王源不忍增加百姓负担,擅自将这些粮草存放本县,结果触犯朝廷戒律被投下狱。当时永乐皇帝准备迁都,正在北京大兴土木,急需各种建筑材料。因此朝廷规定犯人可用运砖的方式对抵罪行。深泽百姓得知这一消息,自发组织了180辆牛车。他们不顾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自备身缠,远赴通州张家湾帮助王源运输了一万三千块斧头砖到北京太庙以赎其罪。忍冻挨饿,牛毙车毁,人们毫无怨言。朝廷深为百姓的真诚所感动,原谅了王原的冒失,又让他官复原职。

在深泽,王源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带领群众修学舍、筑长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劝导乡民及时嫁娶,革除斤斤计较、小气贪财的陋俗,倡导男耕女织勤劳纯朴的良好民风;要求大户人家以人为本,善待差役,差役偶有过失不得粗暴地用鞭抽打,而应当采用悬插蒿条等方式让他们感到羞愧通过内心反省而痛改前非。他爱民如子,与人民群众亲如兄弟。乡亲红白喜事,他都自备礼物亲自上门。不少乡亲为了铭记他的恩德还将儿女易姓为王。

1422年,永乐二十年壬寅冬,在深泽任职十八年之久的王源,离任进京参加东宫春坊招聘考试。深泽百姓既不忍心妨碍王源的前程,又舍不得与他这样分别。他们成群结队拦着王源的车辕,送了一程又一程。邓彬等父老乡亲还将王源在深泽的主要德政和眼前的场景编成歌谣,即兴唱到:“龙岩进士一到任,廉干有方,昼夜悯念民苦,……蝗不入境,雨不出疆……看黎民攀辕卧辙,众耆老滴泪彷徨。”王源深为感动,毅然脱下官靴交给乡亲,让他们悬挂在城门中央,以表达自己“身往京都,心系深泽”的真挚情感。其后,王源在提任左春坊司左直郎期间,深泽百姓还两次上奏,恳请朝廷让王源再度回到深泽造福黎民,朝廷均以另有重用而没能恩准。

王源在深泽的德政,百姓铭记在心。时任深泽县教官的李晚,怀着非常敬佩的心情,撰写《异政序》,高度评价王源在深泽的功德。明初重臣杨士奇,曾撰诗称赞王源在深泽的政绩:“曾为县令清如水,抚字劳心惠化传。亲见祁州民吏悦,公廷蒿罚似蒲鞭……”

 

 

“晋京应考,擢升春坊,真心育皇储”

14231424.8

 

1423年,永乐廿一年癸卯五月,王源参加东宫春坊招聘考试,成绩突出。廿六日,由永乐皇帝钦点,王源擢升为左春坊司左直郎,阶正六品,专门侍候皇帝的几个孩子读书。身居东宫,王源并没有因为前面两次的不愉快而改变对皇室的忠诚。他尽心尽责把自己的所学,无私地教给诸位皇子。一次上课,一位皇子开小差。王源严肃地批评他:“我所说的都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难道不值得听吗?”皇子羞愧不已,之后非常专心听讲。在王源的精心辅导下,诸位皇子勤奋好学,学业均有长进。当时,后来成为仁宗的朱高炽也在其间。高炽聪明好学,王源“甚加眷顾,常亟称其才贤可任。”后来,仁宗登基,十分感激王源的教诲之恩,“以文学老成,选为亲藩辅导之职”。遗憾的是,仁宗皇帝仅执政一年即因病龙驭宾天,这是后话。为了激励后人,家乡人民为这位多桀的游子再次为龙岩赢得荣誉,特在东岳观前为其树起了第二道牌坊——“翰林春坊坊”。

 

“履职松江,大胆作为,深得万民心”

1424.81429.8

 

1424年,永乐廿二年甲辰,八月十五仁宗皇帝登基,朝臣重组;八月十九王源改任卫府纪善;九月十九钦升奉议大夫,出任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同知,阶正五品。

九月廿八上陈情表,申请回乡省亲祭祖。1425年,洪熙元年乙已,仲春告假回乡省亲;夏秋依文公礼仪在家建祠堂、修祖坟、续家谱;十二月二十,回松江履职。

在松江,王源协助知府分管督粮、缉捕和江防水利等方面的工作。当时松江百姓累计需要上缴朝廷地租杂税130万石,大家负担沉重、苦不堪言。王源详奏其情说服皇上一下子减免了60多万石;由于刁民禇路等一伙人以“左道”诬告,松江华亭一带二三百户600多农民蒙受冤曲,王源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力量坚决予以镇压,深得民心。他注意讲究工作方法,既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又尊重事实以理服人,因此尽管他在松江这样大刀阔斧,也没有伤及一个无辜。当年,大学士杨荣在介绍王源德政时说,松江是个巨郡,地大民众,赋税繁重,“启泽既往,持之以公,守之以廉,待之以恕,镇之以静,郡内翕然称治”,难能可贵。

1427年,宣德二年丁未,江浙一带土豪劣绅沆瀣一气、犯上作乱。朝廷委派中贵人刘宁等查办此案。刘宁深感责任重大。他熟悉王源过人的胆识和果敢的办事风格,奏请朝廷让王源与他同行协助办案。王源协助刘宁一路不徇私情、秉公办案,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百姓拍手称快。但由于涉案的面太广,如果机械地按照朝廷“情重者抄没,情轻者全家起发”的处理办法,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必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王源大胆建议,将犯人发配充边,把犯人家属留在当地协助办税。这样一来,既打击了犯罪又稳定了社会,而且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朝野上下反响极好。

崇文重教,是王源的一贯主张。在松江尽管王源没有主管全盘,也没有分管文化教育,但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关心民众的教育。他从百忙中挤时间编写了《家礼易览》,用文公礼仪教化百姓,社会风气大有改观。1428年,宣德三年戌申,王源还将松江的经验介绍回家乡龙岩,并委托乡人带回银票在龙岩县治西创建了王氏义学,聘请族人王志方为师,教育族亲和乡人识文断句、修身养性、习礼开智。

1429年,宣德四年七、八月,王源以母亲年老多病需要照顾为由奏请宣宗皇帝恩准,辞去松江同知一职。松江百姓恋恋不舍、苦苦相留。松江儒士范文铉、张孟昭等将王源平日所作和同僚互赠的诗文,汇编成《韦庵集》在松江、龙岩等地广为散发;范文铉还将王源在松江任职期间的政绩写成《善政序》,流传了下来。

 

 

“回乡尽孝,热心公益,功德留青史”

1429.91434

 

1429,宣德四年已酉九月,王源辞官回乡尽孝。在京都辞行时,翰林大学士曾棨、杨荣、杨士奇、陈山等都题写了感人肺腑的诗文前来送行。大学士杨荣说:作为同出闽郡的同僚,我为王源感到骄傲,“启泽科甲发身,荐跻显仕,名足以显亲,禄足以为养。其于人子之孝,可谓足矣。然而复得乞身终养,南还家乡,于家有戏彩之欢,于乡有衣锦之荣,此古今之所难致,而启泽可以兼而有之矣,其欣庆而荣幸当何以哉!”

王源辞别同僚,一路归心似箭、快马加鞭。初十回到雁石,突然听到其母祁氏逝世的噩耗。他万箭穿心飞奔回家,伏在祁母身上痛哭不已民。当时王氏是龙岩的名门望族,族亲都认为要请道士、雇戏班,大操大办,把丧事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王源说服大家依照文公家礼,新事新办。当时,岩城上下着实为之一震,大家都认为王源豁达开明为龙岩移风易俗、革新鼎故带了个好头。他为母亲丧事新办的模式,后来成了达官巨贾争相效仿的典范,在龙岩相沿成习。

在家守孝期间,王源与知县胡晟一道带头捐俸倡募,组织龙岩乡亲重修龙岩州学,重塑圣贤像,重建龙津桥和虎渡桥,修筑谢洋陂、龙门坡,为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每一工程从筹款开工到竣工圆盆,他都倾注了满腔的心血。时隔数百年,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亲笔题写的《龙津桥记》、《虎渡桥记》等文章中清楚地看到他当年辛勤忙碌的身影。

1434年,宣德九年甲寅,王源守孝期满,回朝廷报到。在吏部短暂的逗留期间,与文人雅士对歌和诗,作《象山寿桃记》赋寿桃十景诗,其清新的文笔和丰盈的意蕴,博得满堂喝彩。

 

“敕守潮州,不负帝望,声名及韩愈”

1435.51445

 

1435年,宣德十年乙卯英宗即位。五月十七,兵部尚书王骥举荐王源为兵部职方郎中;十月十五,由英宗皇帝钦点,王源出任广东潮州知府,阶正五品。据说,与王源一道被英宗选派下去加强知府这一层领导力量的还有一代名臣况钟等共十一名朝廷中层骨干。在王源履职之前,英宗皇帝特颁布敕书,叮嘱他要“体恤朕心”,以民为本,让潮州民众“衣食有资,礼仪有教”,并一再交代他在执政过程中要“察其休戚,均其徭役,一顺民心;毋使玩愒,毋使苟简,毋为权势所胁,毋为奸吏所欺。凡公差官员人等,有违法害民者,即实奏闻。僚属之中有才德出众、政事修举及阘茸昏懦、老病不胜事者,具实来闻,以凭升黜。凡所属官吏等有作奸坏法、贪酷害民者,尔就提问,具其实迹,差人解京”,赋其举贤罢黜、大胆行政的“尚方宝剑”。

王源不负英宗的厚望。他到潮州,便从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注意改造环境,重视文化教育入手,放开手脚,全面整治。

他在潮州的第一大德政就是重修广济桥。广济桥,又名湘子桥,是潮州的重要通衢,由于韩江水面宽阔、水流湍急,建桥十分困难。据说早年修建大桥,还是借助了韩湘子等八仙和广济和尚与十八罗汉的神奇之力才得以完成的。王源到任之前,广济桥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十洲九孔,四十九丈五尺,叫丁侯桥;东段十三洲十二孔,八十六丈,称济川桥;中段二十七丈三尺,因为水急浪大和漕运的需要未能建成石墩,而以二十四艘小船接成浮桥。因为年久失修加上大水冲刷桥面破损、桥墩圮毁,群众来往全靠摆渡非常不便。王源以修桥为己任,带头捐俸,并发动商贾富户,很快就筹募了一万多两金银。他组织人员精心施工,全面加固了二十三个桥墩;每个桥墩上都加了梁,木石间用,梁上铺满木板,木板上再铺青砖并用石灰勾缝,还用三条重达四千斤的铁索将二十四只崭新的小船牢牢地连结在一起,平时大桥东西贯通,汛期行洪或漕运船队来时又可以断开,保证河道畅通。桥成之后,王源又用修桥节余的资金,在五百多米长的大桥上建造了一百二十六间亭室,供人经商贸易,还在桥墩上修筑了十二座风格各异的楼台,形成了融洲、台、亭、市和拱桥、廊桥、浮桥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出现了历史上称甲一方、最为壮观的“廿四洲廿四船”、“海边楼阁,桥上亭台”和“一里长桥一里市”的壮丽景象。遥想当年:一桥横贯东西,商埠林立左右,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市在桥上、桥在市里;桥市相融,分不清哪儿是桥,哪儿是市,以至于出现了“站在湘桥问湘桥”的佳话,令邦人李龄发出了“吾潮胜状于广济一桥”的赞叹。尽管岁月流逝没能留下当年大桥的英姿,但这水上楼阁的倩影和桥市互融的奇观,作为一种历史的印象,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潮州人的记忆深处。数百年来,王源倾注了极大心血主持修建并以“广济百粤之义”命名的“广济桥”,一直是潮州人的骄傲,是世人向往的所在。广东民谣说:“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足见这“桥”的魅力。

王源在寻找石料重修大桥的过程中,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故事。据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阳县志》记载,早先民间就传说:西湖山上有两个状似蟾蜍的巨型怪石,犹如白虎瞰城经常作怪,致使潮州常闹水火之灾,常有诉讼官司。先前几任知府也想除石灭怪,但都惧于“谁要敢动这一怪石,必然大祸临头”的惑众谣言,始终不敢轻举妄动。王源决定好好利用这一机会,一可“以贤治愚”教育百姓、唤回“美风”;二能就地取材解决修桥需要的石料问题,一举两得。他带领府官检教谨孚、典吏王礼、驿丞秦祖以及民夫一百多人登上了西湖山。开始,人们害怕怪石作怪报复,迟迟不敢动手。王源毫不惧色大胆对天盟誓:“昔韩愈能驱除鳄鱼,我王源岂不敢除却怪石?若是惹来灾祸,概由本官担戴”,并第一个抡起大锤向怪石砸去。王源的这一举动,解除了大家的顾虑,官勇民夫纷纷动手。不一会儿,怪石便被辟开,源源不断地运往湘子桥工地。官民弹冠相庆、额手称颂。事后还立碑记下了这件事情。要不是韩江改道炸毁,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当年的《除怪石碑记》和王源的题诗碑刻。《海阳县志》记载了这件事情,并完整收录了正统元年(1436)七月初七王源自题的那首诗:“骈立西山为患久,俄然扑碎不终朝,一双石笋根除灭,百世妖氛气尽消。风俗顿回淳古朴,官民齐唱太平谣,从今正应三阳谶,公卿佐圣朝。”打那以后,潮州人民就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潮州澄海艺香潮剧团还以“王源除怪石”为名,把这个故事搬上了舞台。时至今日,《特区日报》、《广东旅游网》等现代传媒还经常有人撰写文章提及此事。

王源治潮的第二大工程就是培修四厢堤。明代潮州城郊的四厢堤全长六百余万丈,保护着堤内的千万顷良田,沿堤上下居住着成千上万从各地迁徙来潮的难民。正统元年(1436),潮州发生特大洪灾,河堤冲决,堤上堤下人畜溺死不计其数。王源深感痛心,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组织人员培修四厢堤防。在朝廷的支持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完成了四厢堤数百里的培修工程。人们感念他,从此将该堤改称为“王公堤”。潮人洪孝生的《王太守修堤》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情。在此其间,王源还开设济仓屯积了十多万斛的粮食,赈借灾民,帮助大家度过饥荒。

立社学、置乡校、讲乡约,是明代社会文化普及和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王源在治理潮州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人才和民众素质的极端重要性。他不仅下大气力办好县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在乡村兴办社学、乡校,挑选通晓经书的人为教师,组织青少年进入学校学习四书五经和吕氏乡约,不断从乡校和社学中选拔优秀生员充实县学。在此期间王源先后兴办了四百五十多处的社学和一百余所的乡校,其足迹遍及潮汕地区的陆州海岛。当时,朝廷在全社会推崇吕氏乡约,倡导“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良好风尚。王源精心组织实施,并从人员、经费、制度等诸多方面狠抓落实,保证了这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切实落到实处。他积极“建乡约亭、设先圣四配和十哲像,刻蓝田吕氏乡约,选约正、约副、约士”,经常身先士卒“偕士民朔望宣读,而讲肄之出乎至诚,远近感动”,努力在城乡构建良好的公共秩序和人伦关系,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在治潮期间,王源还“除虎患、设警铺政平讼理”,并于正统元年(1436)重修海阳县宫,正统二年(1437)修建周元公祠、城隍庙等,这些都有庙记、碑记详细记叙而流芳于世。他颇有经济头脑,在南关设市立圩,云集客商买卖,繁荣市场,方便百姓生活;还开辟了海潮书坊,刊印经销诸子百家、四书五经,方便四方学子。

王源一生勤奋好学,撰写了不少的文章。结集传世的有《异端辨》、《韦庵集》、《家礼易览》和《书传补遗》四大部,散落在潮州的《增修韩祠之记》、《海阳县学文庙记》、《重修城隍庙记》、《周元公祠碑记》和《西湖除怪石记》等文章也颇有影响,其中碑刻《增修韩祠之记》至今保存良好,是潮州韩文公祠的一件重要的镇馆宝物;他当年亲笔题写的“广济门”三字一字千金,至今仍然高悬于广济楼的城门之上。

为了让潮州百姓过上安定、舒适的生活,王源殚精竭虑。经过一段时间的励精图治已经初见成效,出现了继唐代韩愈治潮以来又一个政通人和、物阜年丰,人们安居乐业的兴盛时期。人们从心眼里感激这们勤政清廉的知府,用各种方式颂扬王源的功绩,支持他的德政,就连长期与朝廷对立的盘、蓝、雷等所谓的“山匪”也主动走出大山放下器械归顺为民。在人们的心目中,王源就是韩愈再世,就是能够呼风唤雨的“超人”。《潮州府志》曾记载了这样几个有趣的传说:

——1435年,宣德乙卯年秋,王源走马上任,舟至恶溪(今韩江)上游,前来迎接的潮州官员告诉他:“前面是虎头沙、狮子口,经常有妖怪出来兴风作浪,弄不好会船毁人亡,新官的船经过这里更为不利,还是绕道为好。”王源不以为然。他不仅不绕道,反而径直把船开到被叫作“虎头沙、狮子口”的石壁前,抽出朱砂大笔奋力疾书:“虎头沙、狮子口,府侯到,顽狮猛兽都惊倒”。说来也怪,以前经常出事的地方,自此以后一直风平浪静,无论是新官旧吏,还是商贾黎民,小舟大楫来来往往全都安然无恙……

——1436年,宣德丙辰年夏,潮州连续下了几个月的大雨,道路冲毁、农田淹没。王源率领文武百官拜祭城隍,旋即雨霁云开……

——1437年,宣德丁已秋末,知府大院发生火灾。王源率领众人赶去扑救,当时火势正旺,根本无法施救。情急之下,王源东顾城隍虔诚祷告,顿时风转火熄……

然而,王源修桥筑堤、举廉罢贪,大刀阔斧的举动,也损伤了一些土豪劣绅的利益。他们以王源造桥为自己树碑立传、挂自己的肖像于亭中为借口,向上级告发,结果王源被诬下狱。幸亏吴邓等二百多名潮州百姓不远千里晋京面君,帮助澄清事实,王源才免除冤狱之苦保全了原职。

1445年,正统十年乙丑,王源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为褒扬他在治潮期间所建树的不朽功绩,朝廷嘉奖他,让其享受二品大夫的俸禄;海阳县教谕袁均哲亲自执笔撰写了《王韦庵前传》颂扬他的德政;潮州人在广济桥头兴建了“王公祠”,永远怀念这位勤勤恳恳一心为民的知府大人。该祠后来因韩江经常涨水不便祭祀而迁至金山麓下。

 

 

 

“优老于家,奉献余热,德行馨百世”

14451455

 

1445年~1449年,优老于家的王源应邑人、龙岩同知苏孔机的邀请,协助编修龙岩历史上第一部志书《龙岩县志》。此时,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十分尽心尽责。他对征集来的所有志稿“寻加考订,正其讹舛,芟其繁芜,补其脱略,凡馆阁魁公所撰诗文、序跋未登载者,旁搜远览,悉加收入。”经过几年的努力,志书“汇分胪列,厘分三卷”,终于告成。大家认为经他修订后的志稿“详而有体,简而不泛,深得史氏笔削之旨”,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好志书;可惜这部志书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丢失殆尽。

1449年,正统十四年已已,沙县邓茂七率领数万尤寇攻打龙岩城。王源与刘锐、林洪中等,一方面设计缓解兵急,一方面向郡府求救。邓茂七急于取胜,即命其手下大将杨福率兵压境。官兵迎战铁石洋,敌强我弱,虽然以败告终,但充分表现出了王源过人的胆识和龙岩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1450年,景泰元年庚午,时任福建宪佥博罗的李公顒畅游龙岩洞,深为龙岩洞“天造地设,非人力所为”的奇异景象所折服,特地嘱咐王源“作文刻之石壁,以纪其景物,使后之人知所自”。王源不负李公顒的嘱托,题写了“龙岩洞”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刻于洞口,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龙岩记》。今天我们走进龙岩洞,还能在洞口看到他的手迹,在硕大的石壁上清晰地看到他行云流水般的诗文。

1455年,景泰六年乙亥,王源辞世,享年八十岁,葬在龙门陈邦村(今龙门镇石牌前面前山土坑青蛇下林,据说该村就是因为地处王源墓的大石牌前而得名的)。王源逝世后的数百年,人们一直没有忘记这位才学过人、正直清廉的先贤。

——清朝张廷玉著《明史》时,特在《循史》篇中收录了王源的生平,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5221566嘉靖年间,龙岩新建乡贤祠二十五位历代乡贤按世序供奉其间,王源位列第六。

——从明正统年间(14361449)编修的第一部县志至今,龙岩历次修志,都收录了王源的事迹和诗文。

——2004年,潮州市人民政府投资7000多万元,动工修复王源当年主持修建的广济古桥,再现了六百多年前“廿四洲廿四船”、“海边楼阁、桥上亭台”和“一里长桥一里市”的壮丽景象,再展“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和中国古代名桥的雄姿。

——2005年,龙岩文化研究会编印《他启动了龙岩的一个文化高峰年代——明代名士王源》一书;组织考察团前往历史名城潮州,探寻王源当年的足迹,交流河洛文化研究的成果;塑造王源艺术雕像,并在王源少年读书处——西湖岩山规划兴建龙岩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年底,还在王源故里——西陂镇排头村,召开龙岩历史名人学术研讨会,追思先贤,弘扬龙岩的历史文化。

 

             2005年初稿于家乡龙岩,2010年再稿于上海松江)

 



相关专题: 文化之旅 文化之旅
专题信息:
  欧贤东:闽西凤凰落美山(2019-10-9 7:48:51)[3772]
  欧贤东:自古龙门多英才(2019-6-25 23:41:13)[4023]
  欧贤东:云起碧潭万物淳(2019-1-5 20:12:07)[2598]
  欧贤东:醉美捷步(2015-10-17 16:06:19)[5866]
  欧贤东:泪眼迷蒙忆师恩(2015-5-20 13:52:19)[2502]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 2007-2021 LongYanRen.cn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45889号-1 页面执行时间:78.125毫秒